首页>检索页>当前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福建: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

发布时间:2025-11-03 作者:黄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黄星)日前,福建省教育厅出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若干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福建明确,全面落实全省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对于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学校要于课后统筹安排不低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各中小学每天至少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课间活动时间延长至15分钟。各地各校要将体育类活动课程作为课后服务基本的、必备的形式之一。各地结合实际,按照不高于班师比小学5:1、初中6:1、高中8:1的标准配备体育专任教师。可采取辖区内“走教”、返聘一批优秀退休体育教师、引进一批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和优秀退伍军人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体育课时增加而导致的体育教师配备不足问题。对现行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体育与健康考试进行优化,将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考试调整为日常检测,原中考分值调整至运动技能测试;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抽考改为选考,由考生从3个项目中自选1项考试。

福建提出,各地各校结合区域优势和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创建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特色品牌。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小学、初中、高中按运动项目“一条龙”贯通培养的人才体系。各地中小学要把足球作为体育课教学内容,并纳入课后服务。鼓励各地探索建立片区学校间,学校与社区体育场馆、公共文体设施的合作共享机制,拓展学生体育活动空间。完善“省市县校班”竞赛体系,市级每年举办单项竞赛或综合性运动会,各县(市、区)每年至少举办1次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各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1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确保每个学生每学年至少参加1次校级以上体育竞赛活动。

此外,福建还将探索构建学生体质健康数字档案,实现常态监测、动态评估与个性化运动干预,推动体育评价由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并且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校领导、体育教师及班主任考核评价,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